发布时间:2025-02-09 07:46:22
在《砌体工程质量验收规范》中,对砌入墙内的拉结钢筋有严格的规范,包括钢筋的规格、数量、间距和长度等方面。拉结筋的作用是连接砌体,防止开裂。设置拉结筋时必须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。下面详细介绍砌体拉墙筋设置的规范。
一、砌体拉墙筋设置规范
1. 多层砌体结构中,每隔500毫米高度应设置一根直径为6毫米的拉结钢筋,并与承重墙或柱子连接。钢筋需伸入墙内至少1米。对于6度和7度的建筑,钢筋需伸入底部三分之一楼层;对于8度的建筑,伸入一半楼层;对于9度的建筑,则需伸入全部楼层。墙顶应与楼板或梁连接。
2. 钢筋混凝土砌体结构中,每隔500毫米高度应设置一根直径为6毫米的拉筋,伸入墙内的长度不小于600毫米。
二、拉结钢筋设置方式
1. 预埋式设置:预先在柱子内埋设钢筋,混凝土浇筑成型后拆模,然后从柱子内凿出拉结钢筋。这种方式可能会导致钢筋位移或滑落,且凿筋过程可能对混凝土柱造成破坏,影响结构安全。
2. 后置式设置:先完成混凝土浇筑并拆模,然后根据墙体变化和砌体材料尺寸进行定位后埋设拉结钢筋。这种方式避免了凿筋带来的不良影响,减少了钻孔对模板的损害,但需要精确定位以避免漏放、偏位、错缝或虚设等问题。
总结:以上内容详细介绍了砌体拉墙筋设置的规范。了解这些规范对于确保砌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。如需了解更多相关知识,请关注齐家网的后续报道。